412台中市大里區中興路二段671巷110號
星期一 - 星期五: 9:00 - 17:00 / 國定假日休息

鴕鳥環境消毒計畫

台灣區人工飼養鴕鳥協會 郭旭英秘書長

一、衛生消毒之目的

(一)禽類病原的清除
有高度病原性微生物存在時消毒是必要的,例如: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強毒型新城病病毒。

(二)潛在威脅人類病原的清除
在孵化舍和產蛋舍的沙門氏菌污染。

(三)清潔
禽舍的清潔可減少病原體之數量,使之不致於產生疾病、降低產能或造成較差品質,這應是消毒之最普遍的目的。

須注意的是,消毒劑無法分辨有益或有害的微生物,以消除病原為目的消毒也可能會將有益的微生物清除。因此對於禽類病原及對人類有潛在性威脅的病原之清除,必須輔以可防止病原侵入之生物安全防護計畫及完整的疫苗免疫計畫。

二、消毒劑種類及使用濃度

使用消毒劑消毒,應依用途而使用適當的濃度。消毒劑的稀釋倍數或最終稀釋液中應含有之有效成分量,應依製造廠商之推薦使用。病毒消毒所需的消毒劑濃度及消毒作用時間,一般原則如下:

種類

產品

稀釋法

稀釋須濃度

作用時間

適用條件

肥皂和清潔劑

固體或液體

適量

10分鐘

用於澈底清洗乾淨物件。

氧化劑
次氯酸鈉
次氯化鈣
二氧化氯
衛可

濃縮液,10-12%有效氯
固體
液體
固體

1:5
30公克/公升
50-4000倍

2%有效氯
2%有效氯
1-40ppm

10-30分鐘
10-30分鐘
10-30分鐘

病毒和傳染性海綿狀腦病(1小時消毒),有機物存在時降低消毒力,對熱光不穩定。

氫氧化鈉
無水碳酸鈉
含水碳酸鈉

粒狀
粉狀
結晶狀

20公克/公升
40公克/公升
100公克/公升

2%(w/v)
4%(w/v)
10%(w/v)

10分鐘
10分鐘
30分鐘

與含鋁成分之物件不相容含高量有機物時,應使用鹹類消毒劑。

鹽酸
檸檬酸

濃縮液
粉狀

1:50
2公克/公升

2%(w/v)
0.2%(w/v)

10分鐘
30分鐘

無其他消毒劑時才選用,對金屬或水泥有腐蝕性。
可用於人身及衣服消毒,對口蹄疫尤其有效。

甲醛
福馬林
甲醛氣體(過錳酸鉀)

濃縮液
甲醛濃縮液40%(w/v)

如使用說明書
1:12

2%(w/v)
8%(w/v)

30分鐘
10-30分鐘
15-24小時

會產生剌激性有毒氣體。
有毒氣體,須配方混合福馬林及高錳酸鉀產生氣體。無其他消毒劑時才使用。

異丙醇
乙醇

液狀
液狀


60-80%(v/v)
80%(v/v)
70%(w/w)

10分鐘
10分鐘

使用於物件表面或人及膚表面消毒。

參考自澳洲獸醫緊急防疫計畫實驗室準備管理手冊

(一)液態消毒劑在禽舍的運用方法,包含:

1、粗粒噴霧
這是最普遍被使用的方法,它是以低至中等壓力的設備,以每3坪(10平方公尺)平面區域噴灑3.97公升消毒劑的方式來進行,表面區域包含牆壁、天花板及地板,所有表面都應噴灑濕透,不可放過任一點。噴灑順序應從後面到前面,從上而下。

2、細粒噴霧
本法使用於先以其它消毒劑進行粗粒噴霧消毒後。福馬林適用於一般輕便的噴霧設備,以每公尺水管大約1000psi壓力,將1公升37%甲醛與水以1:4稀釋,使用於40立方公尺的建築物空間(相當於每6,400立方呎3.79公升)。噴霧水滴大小約350nm。

3、微粒噴霧
霧化機釋放出約5~10nm大小的水滴,壓縮機可分成電動壓縮霧化機及氣動熱氣脈動霧化機,霧化機能使霧滴上昇到60~90公尺距離,如輔以抽風機則能擴大這距離,一組霧化機噴頭能涵蓋(2,400到6,500平方公尺)730到2,000坪的區域(有抽風機輔助時)。

(二)氣態消毒劑(Gaseous fumigation)
1、甲醛氣體

(1)福馬林加上高錳酸鉀(KMnO4)可產生甲醛氣體。

(2)一般建議用法為於溫度21.1℃,相對溼度70%下與高錳酸鉀混合使用,每立方公尺以40 ml福馬林加20克之高錳酸鉀作薰煙處理。燻煙20分鍾;溫度與溼度愈高則效果愈佳。

(3)甲醛氣體有腐蝕性及致癌性,雖然消毒效果佳,但已被多國宣佈禁用,我國亦禁止含醛之消毒藥劑直接噴灑在禽畜身上。

(4)需將禽舍完全密封,在現場施行時需特別小心,尤其養禽場緊鄰人口稠密區域宜做好所有防護措施,以免發生意外。

2、二氧化氯氣體
(1)二氧化氯(2,000ppm)用法為於溫度21.1℃,相對溼度70%下,每立方公尺以10 ml(2,000ppm)作薰煙處理。燻煙20分鍾;溫度與溼度愈高則效果愈佳。

(2)二氧化氯經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為第四代安全消毒劑,且消毒效果佳,但價格比甲醛氣體貴,不過已被多個先進國家指定使用。

三、門禁及場區消毒

(一)門禁消毒
以二氧化氯(100ppm)及鹼水(例如:3%氫氧化鈉)為最佳選擇(不過有腐蝕性,需小心使用)、陽性肥皂消毒劑(例如:四級銨鹽類)次之。

1、鴕鳥舍出入口
腳踏消毒槽深至少15公分,內置100ppm二氧化氯(每天更換)或3%鹼水(4日更換一次),踏入水中時間至少15秒以上。雨天或熱天時可增加濃度或提早一天換液。換液時必先將槽池洗淨後才換裝新液,各豬舍門口踏槽均使用同一種藥劑。

2、車輛出入口消毒池:
池長至少輪胎圓周長之一倍半,內置100ppm二氧化氯(每天更換)或3%鹼水及其他陽性消毒劑,每週更換2次。

(二)場區消毒

可以液態消毒水用粗粒噴霧方式進行,所有表面都應噴灑濕透,不可放過任一點。如果被消毒物體是粗糙或吸收性表面如木材、泥土或砂土地板,則必須選擇滲透力強(如石碳酸類)或提高劑量之消毒水,方能抵銷被吸收掉的部分。原則上接觸時間愈長愈好,但必須保持在濕潤狀況才算。如果是金屬類則切記不可使用強酸或強鹼類以免腐蝕器具,可以其他如氧化劑(二氧化氯)或四級銨鹽類消毒劑進行消毒。

四、鴕鳥蛋消毒

(一)撿蛋後之處理
撿蛋後可以略高於蛋內溫度之溫水清洗蛋,如此可使蛋內膜擴張並封住蛋殼,免細菌侵入蛋中。切記,所用的溫水需為無菌,以免造成污染或感染。

(二)入蛋前之處理
1、煙燻消毒-以福馬林或二氧化氯煙燻消毒進行。
2、擦拭消毒
以之商業用消毒液如衛可(0.05~0.1%)、二氧化氯(10ppm)或噴霧處理。

五、消毒劑使用注意事項

(一)消毒劑之選擇
選用效力強,效果廣泛,生效快且持久,不易受有機物及鹽類影響,滲透性強,不易受酸鹼度影響,可消毒污物且能抑臭,毒性低不污染水源,刺激性及腐蝕性小,而目前因世界重視食的安全,所以安全性高也變成一個重要考量,同時考慮其價格。

(二)充分瞭解各種消毒劑之特性
在平時即訂立消毒計畫,配合季節、天氣,考慮對象、場合、確實執行。

(三)用品、鳥舍洗淨後再消毒
若無法洗淨則使用滲透力強,不怕有機物之消毒劑,如鹼水、汎福露液、生石灰,不可用消克能、保畜媽、次氯酸鈉等。

(四)以正確的濃度稀釋使用
根據其指示,泡過濃則毒性與刺激性大也不經濟。通常廠商標示的濃度過低,或有效成份不足,或成分不穩定,從出廠至臨用時有效成分已尚失不少。故使用濃度宜比指示濃度稍高,稀釋過一次用完,並將原液儲存於冷暗處。

(五)以溫水或熱水稀釋:
溫度升高10℃,消毒效果可增加2 ~ 3倍,如此可節省藥劑,倘能使用蒸氣噴霧則更佳。但碘福樂、次氯酸鈉等的消毒力在20℃左右最高,超過則有效成份會逸失。

(六)不混合使用:
混合使用只會使消毒效果降低,若需要用數種,則單獨使用數日再使用另一種消毒劑。

(七)不要永久使用同一種:
每種消毒劑各具特徵,其能殺滅的病原種類也一定。久用一種,可能使一些該劑無法殺滅之病原大量增殖,所以常用複式消毒,定期換用各種不同消毒劑。

(八)消毒不是萬能:
完整的防疫措施,必須配合衛生管理、免疫及藥物防治,才能控制疾病發生。

在進行消毒前先作好疫病的控制及設備與表面的清潔工作,是達成良好消毒效果的先決條件。禽舍消毒必須與適當的免疫計畫及生物安全防護措施互相配合,例如:進入禽場之車輛的車輪消毒池與車體噴灑消毒,才能達成最佳的成績。消毒劑的選擇應依禽場個別情形來決定,並沒有所謂〝最好的消毒劑〞,此係因各種消毒劑對禽類病原的殺滅效力不同,受到會影響消毒效力的因素的作用程度亦不同。消毒時須遵守政府所核可之藥品標籤上推薦的安全使用方式,以將消毒劑對人、動物和環境可能造成之危害降至最低。

六、二氧化氯消毒水介紹

(一)世界認可之安全消毒水:
1、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和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確認用於是醫療衛生、食品加工、環境保護、自來水、工業循環用水及污水處理等方面之殺菌、消毒、除臭的理想消毒水,且具藥效長、不破壞環境等特點。

2、經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為第四代安全消毒劑。

3、國外科學期刊顯示不會對口腔黏膜、皮膚和頭髮產生損傷,其在急性毒性和遺傳毒理學上都是安全的。

4、經環保署、衛生署、農委會規定可以使用。

(1)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告為單一有效成分且濃度在6%以下之環境衛生用殺菌劑為不列管環境用藥」。《92-08-05-環署毒字第0920056920號》。

(2)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告氣態二氧化氯為飲用水水質處理藥劑」。《95-07-06-環署毒字第0950052513號》。

(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範-畜產:適用作為消毒劑、清潔劑及醫療用途之合成物質」。《92-10-31-農牧字第0920040650號》。

(4)行政院衛生署─「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本品可是用於飲用水及食品用水;用量以殘留有效氯符合飲用水標準為度」。《82-11-15-衛署添製字第001707號》

(二)效能
1、在多種常用的消毒劑中,相同時間內達到同樣的殺菌率所需濃度最低,且作用12小時後殺滅率保持不變。

2、用於水消毒時0.5ppm,1分鐘內能將水中99%的細菌殺滅。

3、當細菌濃度在106個/ml時,0.5ppm作用5分鐘後即可殺滅99%以上的異氧菌。

4、其滅菌效果為氯的10倍,次氯酸鈉的2倍;抑制病毒效果為氯的3倍,臭氧的1.9倍。

5、在配水系統中殘留濃度(0.1-0.2ppm),能維持長時間的殺菌作用。

6、與水中的有機物作用不生成氯代酚和三鹵甲烷等致癌物質。

7、不與氨發生反應;氧化能力強。

8、滲透力超強,不受骯髒環境及其它因素影響其殺菌除臭效果。

9、適用範圍超廣泛(包括畜牧場內、器具、運輸車輛、飲用水消毒及除臭;水產養殖水處理消毒;食品加工廠器械及飲用水等)。

10、不易產生抗藥性,且具廣效及有效殺菌能力,包括各種細菌、病毒、孢子、黴菌、酵母菌、水藻和生物膜等。

11、除臭:具有中和空氣中的氨和硫、水中鐵和錳的作用,因此可消除1空氣和水中的臭味。

表6-1. 屏東科技大學及嘉南藥理科技大學測試殺菌效果試驗

菌種

害菌滅濃度

作用時間

殘存菌數CFU/ml

殺菌率(%)

大腸桿菌

2ppm

1min

0

100

金黃色葡萄球菌

10ppm

10min

0

100

沙門氏菌

20ppm

10sec

0

100

糞鏈球菌

100ppm

5min

0

100

綠濃桿菌

1ppm

1min

0

100

枯草桿菌

50ppm

5min

0

100

Hbs Ag肝炎病毒

50ppm

1min

0

100

淋病雙球菌

1.6ppm

5min

0

100

白色念珠菌

10ppm

2min

0

100

梅毒螺旋體

20ppm

15min

0

100

陰道毛滴蟲

20ppm

5min

0

100

肺炎菌

20ppm

1min

0

100

F2噬菌體

0.15ppm

10min

0

100

表6-2. 二氧化氯與一般市面上常見消毒水之比較

消毒水

滅菌種類

滅菌效果

健康危害

副產物危害

腐蝕性

生物可分解性

消毒層級

用量比例

市售價格

二氧化氯

1.不形成致癌物。
2.可氧化鐵錳錯化物。
3.高效快速且持久的殺菌效果。
4.高除臭效果。

漂白水
(次氯酸鈉)

1.有強烈氯味及具漂白效果。
2.產生三鹵甲烷致癌物
3.儲存短且穩定性差。
4.無法氧化鐵錳錯化物

臭氧

1.穩定性差且不能長效。
2.強腐蝕性、設備成本高。
3.用於自來水殺仍須加氯以避免後段的污染。

雙養水

1.對厭氧菌的效果差。
2.殺菌力弱且穿透力差。
3.低濃度下不穩定且易氧化。
4.對皮膚有傷害性。

酒精

1.快速揮發。
2.對細菌孢子殺滅效果有限。

(二)二氧化氯與各消毒水的比較

1、漂白水(次氯酸鈉)
(1)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先進國家有二千多家自來水廠已經捨棄氯氣,改用二氧化氯。

(2)2002在美國健康部門所做的「二氧化氯與氯酸鹽毒物學剖析報告」中指出,沒有任何研究顯示口服或皮膚接觸會導致人類致死或致癌。

(3)使用漂白水消毒具有氯氣臭味,更會與水中有機物質產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質。

2、與臭氧的比較
(1)與二氧化氯一樣都可讓隱孢子蟲失去活性,但如水中含有溴化物時,臭氧會產生溴酸鹽(一種致癌物質),但二氧化氯不會,所以現用臭氧消毒的自來水廠,很多以二氧化氯降低溴酸鹽的形成(美國環保署規定,溴酸鹽最大容許值為10ppb)。

(2)使用臭氧會產生總三鹵甲烷(一種致癌物質),二氧化氯不會產生甚至可以預防與消除分解。

表6-3. 二氧化氯用量(2,000ppm)

使用時機

稀釋倍數

飼料及飲水消毒

1000-4000倍

器具浸泡、管道、牛奶罐清洗消毒

000-2000倍

手術及傷口消毒

500-1000倍

水簾式畜舍消毒*

200-400倍

畜舍噴霧消毒

100-200倍

疾病爆發或流行時畜舍噴霧消毒

50-100倍

七、參考資料
(一)鍾文彬。豬場消毒實務。國立屏東技術學院獸醫系。
(二)蔡向榮。家禽場之衛生消毒。國立台灣大學獸醫學系。
(三)吳世林。鴕鳥生產。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四)馮誠萬。鴕鳥種蛋物理性狀與孵化率關係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
(五)郭旭英。鴕鳥新城雞病免疫計畫之建立。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系。

鴕鳥之疾病防治

台灣區人工飼養鴕鳥協會 郭旭英秘書長

一、鴕鳥之解剖生理

一、皮膚
缺少汗腺,體溫之調節靠呼吸作用,體溫界於39-40oC。因神經分佈少,故手術縫合時可不用麻醉劑。
在胸部及恥骨、腳各有增厚的皮膚是保護作用,讓體重達100多公斤的鴕鳥蹲坐時有保護作用。

二、鼻孔和鼻竇
鼻孔無羽毛覆蓋。鼻竇相當的大。
鼻腺是鴕鳥鼻腔特有的腺體,具有維持及調節體內水份功能,即當飲水不足、失水、食鹽攝取過多時,分泌出來潤濕喉嚨。

三、氣管與肺臟
氣管稍呈現扁平狀,具有相當好的彈性,口徑易撐大。肺臟與一般鳥類一樣,埋在背部肋間,沒有橫隔膜,但呼吸作用依賴胸郭之擴張作用。
一般而言,腹部氣囊較小不發達,呼吸作用是當新鮮空氣先進入氣囊,而原先在氣囊的空氣則進入肺部行空氣交換,由於新鮮空氣之直接進入氣囊,讓空氣中的黴菌孢子容易感染氣囊,即所謂大腸桿菌感染的氣囊炎。每分鐘呼吸次數約8-12次。

四、骨骼系統
腳指骨兩個,一長一短。腿與腳間缺膝蓋骨。胸骨呈平坦,右兩邊癒合在一起,沒有龍骨突起,所以附著肌肉很少。頸椎18個,肋骨5或6對。

五、消化系統
(一)食道:在頸部的右側,具有相當的彈性,缺嗉囊構造。
(二)腺胃:位於胸部內,是一個比雞的嗉囊更大比例、具腺體構造、壁薄的胃,很容易撐開的袋子也造成容易食滯的疾病。
(三)肌胃:肌肉層厚亦有角質層構造,胃內有大小不一的石頭是正常的。與其他鳥類或禽類最大不同是解剖位置位於腺胃之前。
(四)腸:小腸位於肌胃之右邊,即位於腹部中線之左邊,盲腸發達具有與反芻類相同的發酵功能,大腸與盲腸亦發達。
(五)膽囊:鴕鳥沒有膽囊。

六、生殖系統
卵巢及輸卵管只有左邊,其右邊者已退化,精巢成對,一樣大小,公鳥陰脛是平胸鳥類中最粗大者,有精液溝引導精液射出體外。

二、種鳥階段疾病防治

根據1990-1991年1年期間所做的121個鴕鳥疾病的統計(奧克拉荷馬州動物疾病診斷中心),其年齡與解剖診斷之關係列如表7-1。成鳥疾病及病因列如表7-2。

表7-1 121個病歷之年齡分布與死亡病因

分組  檢查隻數 年齡分佈  隻數 死亡病例病因及主要病變
1 16 未孵出  14 水腫病
        未知
 2 79  <2週齡 73 OCFS
       4 水腫病
      2 卵囊感染
3 11 2-4 9 OCFS
      2 黴菌性肺炎
 4  5 4-6  5 腳異常型
 5  4 6-12 1 腳異常型
       3 腺胃食滯
6  2 12W-6M 2 腳異常型
7  2 6M-1Y 2 腺胃食滯
8 1 1-3Y 1 受傷及感染
9 1 3-4Y 1 外傷


表7-2 成鳥疾病及病因

疾 病 病 因
外傷 圍籬之鉤傷
骨折 頸部、翼、腿因驅趕及驚嚇引起骨折
感染病 1.病毒性: 新城雞病、禽痘、禽流感
  2.細菌性: 下痢的梭狀桿菌、大腸桿菌
  3.黴菌性: 影響肉品衛生
  4.寄生蟲: 腸內線蟲和原蟲,體外寄生蟲


一、梭菌性麻痺
以Clostridium chauvoei為主的感染﹐病鳥伏臥在地面無法站立﹐皮膚粗糙增厚﹐受壓部分有皮膚炎﹐呼吸困難﹐鼻腔中充滿液體﹐因肺炎有濕呼吸音。

解剖肉眼可見纖維素沾黏心囊﹐心臟成球形﹐心表面點狀出血﹐膠狀物形成。肺臟充血﹐有局部氣腫或水腫。

急性皮膚炎及潰瘍﹐下層肌肉有凝固性壞死﹐肝組織有壞死灶。腎小管上皮有空泡變化。

除了在哺乳類有黑腿病(Black leg)外﹐在其他鳥類尚未有報告。

二、氣囊炎
常發生在中鳥或成鳥,因大腸桿菌之感染造成氣囊及胸膜和腹膜,黃白色纖維素性滲出物沾粘,肺臟有時也被波及而有嚴重的肉芽腫性肺炎,大腸菌之感染多是由母鳥移行而來,亦有育雛中平行感染,發病前之緊迫因素常是近因,因此,母鳥的健康與環境衛生維持是預本病的根本,而發生後的治療可以Tiamutin, Quinolone系列的藥物處理。

三、鴕鳥孵化之衛生問題

正常的孵化溫度是97-98oF,濕度是20-25%,才會有好的孵化成績,而每星期一次稱蛋重了解蛋的水分流失情形,則可知道濕度是否正確。如果10個孵化蛋中有8隻正常孵出,其他2隻太濕,可不必太介意,因蛋殼之厚度有不同可影響孵化成績,故可不必遽然改變孵化條件,除了蛋殼厚薄外,表面之污染如E. coli, Acinetobacter, Salmonella之侵入造成的中止蛋,或小鳥的衰弱而死亡。因此太髒的蛋殼應事先整理,用消毒藥水或一般的殺菌劑、UV等來做清潔消毒。

初生小鳥無法自啄蛋殼,此時幫助撥蛋殼常造成大量出血,或造成細菌性的感染。應先找出原因不可貿然撥蛋殼。

卵囊之作用在提供小鳥出生後數天的營養,14天內則慢慢吸收而消失,如果太久不吸收時得手術拿掉。當卵囊有感染(以E. coli, Bacillus licheniformes, Achromobacter為主)時,卵囊也不易吸收﹐除了手術拿掉卵囊外﹐因卵囊的感染細菌可全身性感染﹐小鳥精神差和失重,應馬上施以抗生素以處理控制感染。

鴕鳥的種蛋其生成過程和一般禽類甚至中小型鳥類沒有什麼不同,在構造上除了氣孔之疏密大小有差異外,其蛋黃和蛋白、卵膜等也都是一樣的,因此對於種蛋之衛生管理應採取和一般雞種蛋一樣的嚴格,由於鴕鳥協會之會員很少是從種雞業者轉型過來,對於種蛋之處理較為生疏,獸醫師今後應在孵化條件上多多輔導飼養者,讓業者提高孵化率與育成率。

(一)輸卵管之構造與生理:

種蛋之構造、生命和母鳥的生殖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鳥類只有左邊的生殖道遺留,右邊已經退化掉,生殖道包括卵巢、輸卵管和共泄腔的一部分,輸卵管在子宮部之前的狹窄段是分泌蛋白,至子宮部則是分泌鈣質形成蛋殼,這個過程視鳥種與禽種有不同。輸卵管之黏膜是種腺體豐富的上皮細胞,職司蛋形成所需要的分泌作用,其組織學上之健全與否和產蛋率、孵化率及小鳥孵出後之健康有關。卵胞在有感染狀況之下,於孵化機內感染病原大量增殖,可在孵化前造成卵胞發臭、胚胎死亡的中止蛋。

(二)生殖道的衛生

種母鳥的健康情形一向是介蛋傳播的因素,有一些病原可介蛋傳播,有些則否。例如:沙門氏菌(Salmonella)、大腸桿菌(E. coli)、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等,母鳥感染病原菌並不顯現臨床症狀,是所謂的帶原者,但當產蛋時可透過卵胞或輸卵管被帶入卵內。另一方面,從共泄腔上行性的病原也可到達輸卵管而污染生殖道也是介蛋的途徑之一。

(三)蛋表面的衛生

由於種蛋之產出是經由生殖道、共泄腔,其過程都不是在無菌的環境下,尤其共泄腔有很多的雜菌。當種蛋在產道之外,接觸空氣或外界地面、儲存場所,都已受到嚴重污染,因此種蛋入孵前的清潔與消毒是重要的工作。

(四)孵蛋機器的衛生

每一批孵蛋後難免有未完全被殺死或以後再污染的雜菌,累積一久不能忽視其對種蛋孵化的影響,據雞種蛋孵化的試驗數據顯示,檢查孵蛋器的絨毛,其細菌分離率顯然非常高,鴕鳥的數據如何,雖然尚未積極研究調查,但也不能忽視。

四、內寄生蟲
1、鴕鳥蛔蟲 Ascaridia struthionis
2、鴕鳥網蟲 Libyostrongylus douglassii
3、鴕鳥肺蟲 Paronchocerca struthionis
4、鴕鳥絛蟲 Houttuynia struthionis
5、鴕鳥眼吸蟲 Philophthalmus gralli

三、小鳥階段疾病防治

一、幼鳥疾病及病因一覽表

表7-3. 幼鳥疾病及病因

症 狀 可 能 病 因
胚胎異位 1. 孵化期間失重
2. 通風不良,孵出幼鳥虛弱
3. 人工太早幫忙出蛋殼
4. 種蛋斜放
卵黃殘留 1. 感染
2. 孵化期間失重
3. 通風不良,孵出幼鳥虛弱
4. 幼雛維生素給與過多
5. 孵蛋器內種蛋過擠
6. 保溫期間過擠
7. 整晚點燈
8. 育雛舍內通風不良
9. 保溫器過熱
10. 餵食過早,飼料能量過高
食滯 1. 感染氣囊炎、腸炎及肝炎的後遺症
2. 保溫期間過擠
3. 墊料的突然改變
4. 買進時移動
呼吸問題 1. 育雛舍內通風不良
2. 買進時移動,常發生運輸熱病
3. 沙床加上通風不良(黴菌性肺炎)
4. 腹水產生,因保溫不足及饑餓
下痢 1. 過熱的保溫加上感染大腸桿菌及梭狀桿菌
2. 飼料的突然改變
3. 感染病:沙門氏菌、冠狀病毒
4. 彎曲菌性肝炎

二、水腫病(Edematous chicks)
    即經過42天的孵化期仍然無法出蛋殼之胚胎,或出蛋殼2-3天之小鳥,全身皮下水腫液堆積,主要原因是孵化機器濕度過高(25%以上),正常的孵化溫度是97-98oF,濕度是20-25%。在蛋殼內死亡的小鳥除了肉眼上的水腫外觀之外,並無明顯病變。

三、鴕鳥衰弱感染綜合症
    Ostrich chick fading syndrome (OCFS)主要發生在孵化後至3週齡間的小鳥,臨床上小鳥顯示精神抑鬱、食慾低下、下痢,2-5天後迅即死亡,可達40-100%,可從臍帶、卵黃、肝臟和氣囊分離出E. coli, Klebsiella。

四、黴菌
    普遍存在大自然界,目前已知有超過捌萬種以上,包括蕈(Mushroom)、霉(Mold)以及酵母菌(Yeast),以對動物致病的病原而言,則只有霉與酵母菌二類。對鴕鳥的危害可分為直接感染所引起黴菌症與因食入受黴菌代謝產物污染之食物所引起的黴菌毒素病。

(一)黴菌性疾病
1、病因可分成兩類病原
(1)病原性黴菌
    病原性強,健康動物接觸就會引起疾病,如錢蘚(Ring worm)及組織胞漿菌(Histoplasma spp.)。

(2)伺機性感染黴菌
    自然界常在菌,病原性低,當鴕鳥因外界因子或個體因素引起健康狀況變差或免疫力降低時,才會引起疾病的產生,如麴黴菌(Aspergillus)、白黴菌(Mucor)、洒麴黴菌(Rhizopus)。

    黴菌性疾病的發生,一般而言,除皮黴菌症外,並不會爆發大流行的危害,因此不致於如細菌或病毒的傳染病發生,會造成群體的發病與死亡,引起經濟的損失。但是由於鴕鳥是高經濟價值動物,雖然只是散發的發生,也不容忽視其重要性。
    有些環境因素是引發黴菌感染的誘因,因此飼養者若在經營上須注意以下所列之誘因,可大幅降低此病之發生。

A、潮溼溫暖的環境
黴菌最易在此環境條件下增殖並產生大量孢子,此孢子就是感染源,尤其對年幼、體弱及年老的駝鳥威脅更大。如麴菌症(Aspergillosis)。

B、亂用抗生素
疾病發生時,應確診病因,細菌性疾病的病源,應評估藥物感受性試驗,選擇有效的抗菌劑,不依規定的亂投藥物,會殺死常在菌,或干擾常在菌之平衡,營造有利黴菌在鴕鳥體內生長條件,如念珠菌症(Candidiosis)。

C、免疫力之降低
少數病毒的感染或類固醇類藥物使用,會破壞或降低正常免疫系統的功能。使得伺機性黴菌感染的機會大增。

2、鴕鳥常見之黴菌病
(1)黴菌性皮膚炎
    是具傳染性之鴕鳥黴菌病,主要發生於鴕鳥之頭部與蹠部,頭部之感染尤其眼睛與喙周圍等處,感染部位形成結節,會脫屑、掉毛或呈滲出性皮膚炎等症狀,蹠部之感染則可見角質過度增生,有些誘因是黴菌感染皮膚的促成因子,如維他命B與鋅缺乏以及外傷。此病發生率高,不會造成鴕鳥死亡,感染的病原黴菌包括小芽胞菌屬的Microsporum gypseum、Microsporum gallinae、Microsporum simmi、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等。

(2)消化道黴菌感染
    念珠菌症(Candidiasis)又稱鵝口瘡(Thrush),發生於鴕鳥的口腔,咽部及上食道出現黃色偽膜覆蓋之潰瘍灶,常見有飼料附著於其上面。少數嚴重病例會出現壞死病灶延伸至喙部,造成喙部之變形病鳥出現生長遲緩、消瘦、歪脖子等臨床症狀,在嗉囊的病變主要造成黏膜潰瘍與壞死,類似巨形細菌性胃炎之症狀,嚴重者會造成鴕鳥的死亡。主要由白假絲酵母菌(Candida albican)引起,其他的黴菌如米根黴菌(Rhizopus oryzal)與毛黴菌(Mucor spp.),亦會引起鴕鳥的類似疾病。沙囊的黴菌感染,一般以繼發於其他原因的沙囊損傷,如毒物引起之潰瘍、異物或鼓脹等病,會因處理疾病時,長期使用抗生素或抗發炎藥,導致黴菌大量增殖而引起沙囊炎。

(3)呼吸道黴菌症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黴菌,主要以麴黴菌為主,其中以黃麴黴菌(Aspergillus flavus)與煙曲麴菌(Aspergillus fumigatus)為最重要,對年幼的雛鳥,尤其是身體衰弱,如營養不良等情形發生時,最易感染而發病至死。本省曾發現的病例,就是黃麴黴菌經由呼吸道感染小鴯鶓(Emu),再擴散至全身,由心、肝、肺、腎、脾等都可見到黃色結節狀之病灶。也曾發生過因異物引起鼻腔的損傷繼發麴菌感染的成鳥黴菌性鼻炎之偶發病例。對成鳥的感染有些會呈現是慢性病的過程。
    鴕鳥之黴菌性肺炎之年齡多為3週齡前後,病鳥臨床上可見呼吸困難、精神抑鬱、無食慾,病程延續7-10天,在肺和氣囊上可見黃色結解,PAS染色可幫助診斷,其培養以Sabouraud’s dextrose agar (BBL)來進行。
    飼養鳥舍之通風可預防本病的發生,因通風不好時,使得角膜水腫、氣囊及肺臟受侵害,容易感染病原。雛鳥舍溫度宜設定在21-27oC,室內最高溫度的點亦不可超過32-35 oC。
    而鴕鳥也常發生黴菌性鼻炎,異物插入鼻腔黏膜及同時感染黴菌所造成的致害。

3、黴菌性疾病之預防與治療
    黴菌病之處理首重預防,前述之因子最為重要,良好的飼養管理可大幅降低黴菌病發生之情形,治療常用的藥物分成幾類:

(1)多鏈類抗生素類(polyene antibiotics)
    包括Amphotericin B、Nystatin、Pimaricin(Natamycin),其作用的方式主要是與黴菌之細胞膜結構之固醇類(Sterol)結合,影響其通透性,達到殺黴效果,但是固醇類(sterol)亦存在於紅血球,故會造成溶血性貧血之副作用。其中Amphotericin B於全身性投藥時,對腎臟具腎毒性,使用時須特別小心。Nystatin則用於念珠菌症之局部或經口治療之投與,而Pimaricin則用於黴菌性角質炎之治療。

(2)Flucytosine
    主要作用於與黴菌核醣核酸結合,造成黴菌核醣核酸之錯誤,因此其毒性較低,常用於念珠菌症與隱球菌症之治療。

(3)Benzimidazole類之合成黴菌藥
    又稱Imidazole,包括了Ketaconazole、Micronazole、Clotrimazole、Econazole,此類藥物作用於黴菌之細胞壁與細胞膜進而干擾黴菌之營養之攝取,雖然其藥效較Amphotericin差,但其毒性較低,所以常為Amphotericin之代替用藥物。

(4) Griseofulvin抗生素
    此類黴菌藥特別作用於黴菌之幾丁質層,且分布在身體的角質層的濃度特別高,因此對皮黴菌症特別適用。

(二)黴菌毒素病
    黴菌毒素是次生性的真菌代謝物,至今仍是在全世界受到重大關注的一個領域。黴菌毒素如果有的話一般是以微量污染物的形式存在於農產品中,典型黴菌毒素中毒屬急性臨床症狀,並能造成經濟損失,但隱性中毒更是造成重大損失,較低劑量黴菌毒素可引起生産性能和免疫抑制,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全世界穀物供應的25%受黴菌毒素污染。
    真菌産生黴菌毒素的主要地方可以是田間(“田間毒素”,如鐮刀菌毒素),或來自倉庫(“倉儲毒素”,如黃麴黴毒素和赭毒素),或者在這兩個地方都可産生。在作物或飼料上是否有黴菌毒素取於諸多因素,例如作物類型、作物的易感性、所附真菌的類型、昆蟲或機械造成的傷害、收穫時是否進行處理、儲存條件以及隨後的任何處理Hesseltine(1986)按黴菌毒素(及它們的主要靶部位)在全世界的相當重要性排序如下:

1、黃麴黴毒素(肝毒素)
2、赭毒素(腎毒素)
3、毛菌素(皮膚毒素)
4、玉米赤黴烯酮(雌激素)
5、氧瓜萎鐮菌醇(皮膚毒素)

五、腳變形(leg deformity)
    在腳的Hock joint處以下的Tibiotarsal bone單側或雙側外轉,無法站立,常因以關節面著地而引起局部肌肉及肌腱的出血和變色,由細菌的分離結果常有Staphylococcus spp.的混合感染,好發年齡是4-6週齡,但6月齡以下仍有發生的報告。

六、腺胃食滯(Impaction of proventriculus)
    本病是本省近年來1-6個月(3-6個月最多)齡幼鳥發生最多的病例,其解剖所見只有在腺胃內可見被草料或其他食物、塑膠製品、木材、大量石頭、沙粒所塞滿,無法向下推進,常有復發的病例,死亡前已完全不吃,精神抑鬱,安靜的以坐姿獨立一旁,如果不即時做出診斷與治療則24內即死亡,治療方法是嚴重病例手術取出胃內容物,或輕度食滯時給予洩劑(如食油或液體蠟等比重大的油類)。

七、鴕鳥異物性意外事件之防止
    異物指的是除了食物外的任何東西,但是,特別的是鴕鳥會啄食地面上的石頭、砂礫等物體,來幫忙磨碎食物,這是鴕鳥的正常行為,因此鴕鳥偶然吞入不正常物體的機會不少,而這些物體對鴕鳥的傷害往往是偶發且是單一病例的,而其傷害的嚴重程度視異物種類和消化系統受傷程度而定。
    對鴕鳥具威脅性的異物可分為下列幾項:1.金屬物質:例如鐵釘、鐵絲、鐵線、鐵片、金屬拉環及瓶蓋等;2.玻璃碎片;3.塑膠袋或塑膠瓶;4.纖維過長過粗的牧草或是樹枝等等。
    當鴕鳥吞入的異物屬於第1類型時,鴕鳥受到的傷害普遍較嚴重,因為金屬屬性堅硬,且往往有尖銳突出的部分,很容易在消化道的輸送過程中傷害到消化道,例如消化道黏膜面的糜爛潰爛,甚至是異物穿刺出黏膜面,造成諸如穿刺性腹膜炎等無法挽救的局面。其他類型的異物也可能在任何突發狀況下對消化道造成傷害。
    當鴕鳥發生胃中異物時,鴕鳥看起來精神不佳、吃的少或不吃、不排便、嘔吐、活動力下降、衰弱及無法站立等;觸摸鴕鳥腹部,可摸到膨大的胃,並有砂礫感;以聽診器聽聽胃腸道的蠕動情形;而血清學檢查中鴕鳥的ALP值升高,血醣、蛋白質量以及白蛋白量下降;另外放射線學檢查以及金屬探測器也是診斷方法之一。
    對非醫療人員來說,上述方法的實用性小,所以為及早發現胃中異物,相關人員可為鴕鳥做定期的生理監控,如測量體重、觀察進食情形、排便狀況等,以期早日發現異狀。
    鴕鳥異物性意外事件的防止分為兩方面,第一是在鴕鳥沒有緊迫下,意外的吞入異物;第二則在鴕鳥處於緊迫因子下。前者的預防著重於鴕鳥畜舍的建築及管理,在畜舍建築時應避免潛在性的危險,如避免搭建圍籬的鐵釘露出來,或者搭建時使用的鐵釘、鐵線以及捆牧草的鐵絲等掉落到地上時應立即處理掉,以降低鴕鳥啄食的機會。後者的預防則在飼養管理的加強,減低鴕鳥發生緊迫的音子。當緊迫產生時,鴕鳥啄食行為會顯著增加,吞食異物的機會也跟著增加。鴕鳥受到緊迫的因子有很多,例如:運輸、天氣轉變、突然改變飼料配方、運動量不足、畜舍設計不良、飼養管理不當、飼養密度過高、求偶失敗等等,其中,運輸及飼料配方的改變是較常見到的情形。
    在某臨床病例中,一隻雌性藍頸種鴕鳥在出現精神不佳、不吃、不排便等症狀後,於第二天死亡,死亡後經由病理解剖診斷為鴕鳥肌胃穿刺性腹膜炎。解剖此鴕鳥時,發現肌胃接近腺胃處有一穿刺傷口,傷口上有一根長約15公分、直徑約3公分的鐵絲由肌胃內部穿刺出來,整個腹腔充滿大量的炎症反應物,腹腔臟器覆蓋著多量的纖維素。這隻鴕鳥因為嚴重的腹膜炎而死亡。

八、Borna病毒性腳麻痺(Borna disease paralysis syndrome)
    好發年齡是5-6月齡,死亡率10-20%,臨床上可見初期之站立困難,走路不穩,2-3天後隨即出現麻痺現象,病鳥以胸骨頂住地面坐下,由於長期採取坐姿而有褥蒼的的危險,病鳥此時完全沒有食慾,反應遲鈍,一旦出現腳麻痺,其恢復之可能性低於1%,病程常拖上數月之久,外觀上除了麻痺外,沒有其他任何解剖可辨別之病變,腦和脊髓的組織變化包括Neuron degeneration及周圍Glia cells的大量浸潤(Neuronophagia),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 BDV)分離可自腦和脊髓、脾臟,其方法是以C6 cells (Rat glioma cell line)來進行初代分離,因無CPE之出現,可用間接螢光反應法鑑定病毒。
    人工感染以肌肉注射較易重現症狀,3週內有80%的鳥出現麻痺,經口感染需經38天,發病率低,可能恢復。
    在牧場管理上軌道時,其發病率低而且本病有區域性的趨勢,本病之傳播方式雖尚未完全瞭解,但本病之耐過血清治療可降低發病。

四、鴕鳥新城病介紹與預防

一、前言
鴕鳥養殖已成為目前世界畜牧界的一個新興產業,它的產品包括鴕鳥肉、鴕鳥皮、鴕鳥羽毛、鴕鳥蛋、甚至鴕鳥身上的器官等都可利用,它的高經濟價值已成為未來畜牧界一個趨勢。世界上鴕鳥已有新城雞病的病歷。在台灣,鴕鳥尚未有病歷傳出,但台灣飼養雞的密度頗高,使高病原性新城雞病(vvNDV)在雞每年仍有散發的病歷傳出。所以建立鴕鳥新城雞病的免疫計畫以預防新城雞病在台灣地區鴕鳥的爆發為當務之急。

二、病毒分類
目 Monegavirales
科 Paramyxo-virudae
亞科 Para-myxovirunae
屬 Rubulavirus
而依血清學的分類屬Avian Paramyxovirus 1。

三、傳播途徑
(一)垂直傳播
侵犯母體的生殖道、卵巢和卵殼腺等組織,再由母體介蛋傳染給子代。

(二)水平傳播
經眼、鼻、口造成感染,感染來源包括:

1、空氣傳播。
2、病禽的排泄物。
3、飼料、飲水的汙染。
4、運輸工具和人員的汙染。
5、疫苗的汙染。
6、飛鳥的傳播。

四、台灣雞新城雞病之流行
民國24年台灣第1次發生。而本省自民國57年以後,曾有3次的大流行,分別在民國57年11月到隔年的5月間發生了第1次全省的大流行。民國73年2~5月間發生了第2次全省的大流行。民國84年3月發生了第3次全省的大流行。

(一)台灣雞新城雞病流行之原因
分析這幾次的大流行的原因如下:

1、免疫失敗:
(1)移型抗體干擾。(2)疫苗使用方法不當。
(3)疫苗品質不良。(4)未徹底執行免疫計畫。
(5)傳染性華氏囊炎和馬立克病對免疫系統的干擾。

2、衛生管理鬆弛。

五、鴕鳥之新城雞病
(一)流行病學

而近年來新城雞病在鴕鳥的流行病學方面:在1989年以色列有病情傳出,而在1995年大陸廣東地區也曾分離到ND病毒,今年大陸山東地區也曾有新城雞病爆發,而Namibia、Zimbabwe、Botswana和Bophutatwan等非洲國家和歐洲也都有有病歷報導。

(二)以色列新城雞病在鴕鳥之病例

1、病史
某以色列鴕鳥場,以柵欄的方式飼養了80隻鴕鳥在開放式的空間,有46隻5~9月齡的鴕鳥,和34隻11月齡的鴕鳥。

最早是一隻5月齡的鴕鳥開始發病,一個禮拜後較老的鳥群開始使發病,經過三個禮拜後,46隻5~9月齡的鴕鳥有13死亡。而相鄰的11月齡的鴕鳥都沒發病。

2、臨床症狀
(1)頸子垂下且彎曲。
(2)無力站立。
(3)頸部肌肉週期性痙攣。
(4)全身麻痹。
(5)失去平衡感。(6)頭部水腫。

3、病理變化
(1)心臟有瘀斑。(2)肝臟腫大。

4、病毒分離
只從腦分離到病毒。

(三)廣東新城雞病在鴕鳥之病例

1、病史
某廣東鴕鳥場,在1995年2月中旬,有兩隻開始產蛋的母鴕鳥,開始發病。經青黴素和鏈黴素的治療無效後,且病情迅速加重。出現症狀後,24小時內先後死亡,死亡前口腔流出大量膽黃色液體。

2、臨床症狀
(1)厭食。(2)腳軟乏力。(3)精神沈鬱。(4)羽毛蓬鬆。

3、病理變化
(1)腦:大腦、小腦均見水腫,有大量針尖狀出血點。
(2)氣管:上段黏液增多,黏膜充血、出血。
(3)食道:黏膜上覆有一層黃色的纖維素性滲出物。
(4)前胃:有出血斑點。
(5)小腸:整段小腸段均有嚴重卡他性炎症,黏膜充血、出血,有大量的潰瘍灶。

4、病毒分離
從鴕鳥I和II之腦、肝、脾之懸浮液,皆有分離到病毒,且接種到9-11日齡的雞胚胎中皆在60小時內死亡,所以為強毒株,且胚胎皆有水腫出血。

六、免疫試驗

(一)試驗一:進口鴕鳥新城雞病抗體力價檢測。

1、實驗方法
定期採取進口成年鴕鳥血清測其新城雞病抗體力價。

2、結果
進口鴕鳥平均抗體力價介於20~25之間,其中以22~23為多。

(二)試驗二:成年及3月齡鴕鳥新城雞病免疫計畫試驗。

1、文獻探討
(1)在鴕鳥6-8週齡時給與活毒點眼,三周後給與不活化乳劑疫苗皮下注射,這樣的免疫計劃可維持半年到一年(Perelman, 1998)。

(2)16隻未受疫苗免疫的鴕鳥,於6週時接受活毒免疫(點眼每隻每眼10滴, lentogen LaSota),於21天後以不活化疫苗免疫(由頸部的皮下注射1ml Lomavac)。免疫後抽血檢驗都有明顯抗體產生(Schaetz, 1998)。

(3)雞的ND免疫計畫,於台灣地區建議在1~4日齡給一次活毒疫苗(B1)、14日齡給一次活毒疫苗(B1或LaSota)、21 or 28日齡給一次活毒疫苗(Lasota),之後一個月後給予不活化油劑疫苗免疫(呂榮修,1971)。

(4)Samberg用“Israel-67”新城雞病毒株來接種5隻3月齡的鴕鳥,鴕鳥都會發病(Samberg, 1989)。

(5)Huchzermeyer用20隻4~6週已免疫和未免疫的鴕鳥來口服接種病毒,有免疫的鴕鳥都無發病,未免疫則有(Verwoerd, 1998)。

(6)Verwoerd用20隻14月齡已免疫和未免疫的鴕鳥從氣管內或從鼻道內接種病毒,並分開飼養,有免疫的鴕鳥都無發病,未免疫則有(Verwoerd, 1998)。

(7)施打ND強毒病毒於已完成免疫計劃之雞群,若HI力價小於22 其死亡率高達100%,若HI力價22 –25死亡率約10%,若HI力價24 –26死亡率0%(Alexander et al., 1988)。

2、實驗材料

(1)疫苗種類
A、新城雞病活毒疫苗Clone30® (Intervet)。

B、新城雞病油質死毒疫苗Clone30® (Intervet)。

(2)鴕鳥
A、免疫計劃A:4到5歲的鴕鳥(Struthio camelus)25隻,各分4組實驗組,每組6隻鴕鳥,1隻對照組。

B、免疫計劃B:3月齡的鴕鳥(Struthio camelus)25隻,分4組實驗組,每組6隻鴕鳥,1隻對照組。

3、免疫計畫A實驗方法
成年鴕鳥分成A1、A2、A3和A4四組每組6隻鴕鳥,1隻對照組。A1、A2、A3和A4四組在實驗開始第1天以點眼方式接種Clone30活毒疫苗,每隻鴕鳥點眼5 dose。A1、A2和A3各組分別於第2週、第4週和第6週施行肌肉注射接種Clone30油劑死毒疫苗5ml,第A4組不接種死毒疫苗。對照組鴕鳥不作處理。于實驗開始第一天先採血,之後每隔2週採血1次,共採血6次,之後每2個月持續採血半年,每次採血檢測抗體力價。

4、免疫計畫A結果
(1)A1、A2、A3和A4在活毒免疫後第2週都有抗體產生,除了A2與A5無明顯差異,其他各組皆有。

(2)A1死毒補強,其抗體力價能延續活毒免疫後持續上升。

(3)A2和A3在活毒免疫後第2週,抗體力價就開始下降,在補強後才有再上升。

(4)A3補強後之抗體力價比A2和A3升起之抗體力價較低。

(5)A1、A2和A3之抗體力價都能在補強後2週升到最高。

(6)A1、A2和A3之抗體力價個可在補強後約可維持8、9和7個月。

5、免疫計畫B實驗方法
3月齡鴕鳥分成B1、B2兩組每組6隻鴕鳥,B3組7隻鴕鳥和B4組5隻鴕鳥,1隻對照組。B1、B2、B3和B4四組在實驗開始第1天以點眼方式接種Clone30活毒疫苗,每隻鴕鳥點眼5 dose。B1、B2和B3組各於第2週、第4週和第6週施行肌肉注射接種Clone30油劑死毒疫苗5ml,B4組不接種死毒疫苗。對照組鴕鳥不作處理。在實驗開始第1天先採血,之後每隔2週採血1次,共採血6次,每次採血檢測抗體力價。

6、免疫計畫B結果
(1)B1、B2、B3和B4在活毒免疫後第2週都有抗體產生,但都無明顯差異。

(2)B1死毒免疫補強,其抗體力價能延續活毒免疫後持續上升 。

(3)B2和B3在活毒免疫後第2週,抗體力價就開始下降,在補強後才有再上升。

(4)B3補強後之抗體力價無法在補強後2週升到最高,需要4週且比B2和B3升起之抗體力價較低。

(5)B1和B2之抗體力價都能在補強後2週升到最高。

(三)試驗三:雛鴕鳥新城雞病免疫計畫試驗

1、文獻探討
(1)小雞(1~7日齡)移行抗體較低,移形抗體於2日齡才有明顯的上升(關智仁,1989)。

(2)雞之移行抗體會影響疫苗免疫效果,低移行抗體時免疫,通常有較好的免疫力(Giambrone, 1990)。

(3)小雞於4、14和28日齡三次免疫,明顯的高於12日齡一次併用活毒與死毒疫苗的免疫計劃(關智仁,1989)。

2、實驗材料
(1)疫苗種類

A、新城雞病活毒疫苗Clone30® (Intervet)。
B、新城雞病油質死毒疫苗Clone30® (Intervet)。

(2)鴕鳥
A、免疫計劃C:雛鴕鳥(Struthio camelus)9隻,分成實驗組(C1)6隻鴕鳥,對照組(C2)3隻鴕鳥。

B、免疫計劃D:雛鴕鳥(Struthio camelus)10隻,分成實驗組(D1)9隻鴕鳥,對照組(D2)1隻鴕鳥。

3、免疫計劃C實驗方法
根據試驗三的結果,進行免疫計劃在M場的成年鴕鳥身上,並取其剛出生的鴕鳥9隻,分成實驗組C1組6隻,對照組C2組3隻,在平均力價小於25時以點眼方式接種Clone30活毒疫苗,每隻鴕鳥點眼1 dose,在點眼後的第2週以肌肉注射接種Clone 30油劑死毒疫苗2ml,持續檢測抗體力價3個月。雛鴕鳥出生第二天開始採血,之後每3天採血,每次採血檢測抗體力價。

4、免疫計劃D實驗方法
根據試驗三的結果,進行免疫計劃在G場的成年鴕鳥身上,並取其剛出生的鴕鳥10隻,分成實驗組D1組9隻,對照組D2組1隻,根據免疫計畫C的結果在出生後第2週以點眼方式接種Clone30活毒疫苗,每隻鴕鳥點眼1 dose,第4週以肌肉注射接種Clone 30油劑不活化疫苗2ml,第6週以肌肉注射再一次接種Clone 30油劑不活化疫苗2ml,持續檢測抗體力價3個月。雛鴕鳥出生第2天開始採血,之後每7天抽一次血,每次採血檢測抗體力價。

5、實驗結果
(1)免疫計畫C已施打新城雞病疫苗的成鳥所孵出的雛鴕鳥,在出生後第2週其平均抗體力價已小於25。

(2)免疫計畫C出生第2週進行Clone30活毒疫苗免疫,第4週進行Clone30不活化疫苗補強免疫,其抗體力價無法達到25。

(3)免疫計畫D出生第2週進行Clone30活毒疫苗免疫,第4週進行Clone30不活化疫苗補強免疫,第6週再進行一次補強者,其抗體力價可以達到25。

(四)結論
1、現台灣進口鴕鳥的新城雞病抗體力價多在22~23。

2、3月齡以上施行免疫的鴕鳥之免疫計畫建議馬上活毒點眼免疫,2週後死毒疫苗免疫,每半年再一次補強免疫。

3、剛出生的雛鴕鳥需進行移行抗體檢測,當移行抗體降至25以下時,進行第1次活毒免疫後,第2週死毒免疫,第4週再死毒免疫。

鴕鳥之疾病防治

台灣區人工飼養鴕鳥協會 郭旭英秘書長

一、鴕鳥之解剖生理

一、皮膚
缺少汗腺,體溫之調節靠呼吸作用,體溫界於39-40oC。因神經分佈少,故手術縫合時可不用麻醉劑。
在胸部及恥骨、腳各有增厚的皮膚是保護作用,讓體重達100多公斤的鴕鳥蹲坐時有保護作用。

二、鼻孔和鼻竇
鼻孔無羽毛覆蓋。鼻竇相當的大。
鼻腺是鴕鳥鼻腔特有的腺體,具有維持及調節體內水份功能,即當飲水不足、失水、食鹽攝取過多時,分泌出來潤濕喉嚨。

三、氣管與肺臟
氣管稍呈現扁平狀,具有相當好的彈性,口徑易撐大。肺臟與一般鳥類一樣,埋在背部肋間,沒有橫隔膜,但呼吸作用依賴胸郭之擴張作用。
一般而言,腹部氣囊較小不發達,呼吸作用是當新鮮空氣先進入氣囊,而原先在氣囊的空氣則進入肺部行空氣交換,由於新鮮空氣之直接進入氣囊,讓空氣中的黴菌孢子容易感染氣囊,即所謂大腸桿菌感染的氣囊炎。每分鐘呼吸次數約8-12次。

四、骨骼系統
腳指骨兩個,一長一短。腿與腳間缺膝蓋骨。胸骨呈平坦,右兩邊癒合在一起,沒有龍骨突起,所以附著肌肉很少。頸椎18個,肋骨5或6對。

五、消化系統
(一)食道:在頸部的右側,具有相當的彈性,缺嗉囊構造。
(二)腺胃:位於胸部內,是一個比雞的嗉囊更大比例、具腺體構造、壁薄的胃,很容易撐開的袋子也造成容易食滯的疾病。
(三)肌胃:肌肉層厚亦有角質層構造,胃內有大小不一的石頭是正常的。與其他鳥類或禽類最大不同是解剖位置位於腺胃之前。
(四)腸:小腸位於肌胃之右邊,即位於腹部中線之左邊,盲腸發達具有與反芻類相同的發酵功能,大腸與盲腸亦發達。
(五)膽囊:鴕鳥沒有膽囊。

六、生殖系統
卵巢及輸卵管只有左邊,其右邊者已退化,精巢成對,一樣大小,公鳥陰脛是平胸鳥類中最粗大者,有精液溝引導精液射出體外。

二、種鳥階段疾病防治

根據1990-1991年1年期間所做的121個鴕鳥疾病的統計(奧克拉荷馬州動物疾病診斷中心),其年齡與解剖診斷之關係列如表7-1。成鳥疾病及病因列如表7-2。

表7-1 121個病歷之年齡分布與死亡病因

分組  檢查隻數 年齡分佈  隻數 死亡病例病因及主要病變
1 16 未孵出  14 水腫病
        未知
 2 79  <2週齡 73 OCFS
       4 水腫病
      2 卵囊感染
3 11 2-4 9 OCFS
      2 黴菌性肺炎
 4  5 4-6  5 腳異常型
 5  4 6-12 1 腳異常型
       3 腺胃食滯
6  2 12W-6M 2 腳異常型
7  2 6M-1Y 2 腺胃食滯
8 1 1-3Y 1 受傷及感染
9 1 3-4Y 1 外傷


表7-2 成鳥疾病及病因

疾 病 病 因
外傷 圍籬之鉤傷
骨折 頸部、翼、腿因驅趕及驚嚇引起骨折
感染病 1.病毒性: 新城雞病、禽痘、禽流感
  2.細菌性: 下痢的梭狀桿菌、大腸桿菌
  3.黴菌性: 影響肉品衛生
  4.寄生蟲: 腸內線蟲和原蟲,體外寄生蟲


一、梭菌性麻痺
以Clostridium chauvoei為主的感染﹐病鳥伏臥在地面無法站立﹐皮膚粗糙增厚﹐受壓部分有皮膚炎﹐呼吸困難﹐鼻腔中充滿液體﹐因肺炎有濕呼吸音。

解剖肉眼可見纖維素沾黏心囊﹐心臟成球形﹐心表面點狀出血﹐膠狀物形成。肺臟充血﹐有局部氣腫或水腫。

急性皮膚炎及潰瘍﹐下層肌肉有凝固性壞死﹐肝組織有壞死灶。腎小管上皮有空泡變化。

除了在哺乳類有黑腿病(Black leg)外﹐在其他鳥類尚未有報告。

二、氣囊炎
常發生在中鳥或成鳥,因大腸桿菌之感染造成氣囊及胸膜和腹膜,黃白色纖維素性滲出物沾粘,肺臟有時也被波及而有嚴重的肉芽腫性肺炎,大腸菌之感染多是由母鳥移行而來,亦有育雛中平行感染,發病前之緊迫因素常是近因,因此,母鳥的健康與環境衛生維持是預本病的根本,而發生後的治療可以Tiamutin, Quinolone系列的藥物處理。

三、鴕鳥孵化之衛生問題

正常的孵化溫度是97-98oF,濕度是20-25%,才會有好的孵化成績,而每星期一次稱蛋重了解蛋的水分流失情形,則可知道濕度是否正確。如果10個孵化蛋中有8隻正常孵出,其他2隻太濕,可不必太介意,因蛋殼之厚度有不同可影響孵化成績,故可不必遽然改變孵化條件,除了蛋殼厚薄外,表面之污染如E. coli, Acinetobacter, Salmonella之侵入造成的中止蛋,或小鳥的衰弱而死亡。因此太髒的蛋殼應事先整理,用消毒藥水或一般的殺菌劑、UV等來做清潔消毒。

初生小鳥無法自啄蛋殼,此時幫助撥蛋殼常造成大量出血,或造成細菌性的感染。應先找出原因不可貿然撥蛋殼。

卵囊之作用在提供小鳥出生後數天的營養,14天內則慢慢吸收而消失,如果太久不吸收時得手術拿掉。當卵囊有感染(以E. coli, Bacillus licheniformes, Achromobacter為主)時,卵囊也不易吸收﹐除了手術拿掉卵囊外﹐因卵囊的感染細菌可全身性感染﹐小鳥精神差和失重,應馬上施以抗生素以處理控制感染。

鴕鳥的種蛋其生成過程和一般禽類甚至中小型鳥類沒有什麼不同,在構造上除了氣孔之疏密大小有差異外,其蛋黃和蛋白、卵膜等也都是一樣的,因此對於種蛋之衛生管理應採取和一般雞種蛋一樣的嚴格,由於鴕鳥協會之會員很少是從種雞業者轉型過來,對於種蛋之處理較為生疏,獸醫師今後應在孵化條件上多多輔導飼養者,讓業者提高孵化率與育成率。

(一)輸卵管之構造與生理:

種蛋之構造、生命和母鳥的生殖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鳥類只有左邊的生殖道遺留,右邊已經退化掉,生殖道包括卵巢、輸卵管和共泄腔的一部分,輸卵管在子宮部之前的狹窄段是分泌蛋白,至子宮部則是分泌鈣質形成蛋殼,這個過程視鳥種與禽種有不同。輸卵管之黏膜是種腺體豐富的上皮細胞,職司蛋形成所需要的分泌作用,其組織學上之健全與否和產蛋率、孵化率及小鳥孵出後之健康有關。卵胞在有感染狀況之下,於孵化機內感染病原大量增殖,可在孵化前造成卵胞發臭、胚胎死亡的中止蛋。

(二)生殖道的衛生

種母鳥的健康情形一向是介蛋傳播的因素,有一些病原可介蛋傳播,有些則否。例如:沙門氏菌(Salmonella)、大腸桿菌(E. coli)、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等,母鳥感染病原菌並不顯現臨床症狀,是所謂的帶原者,但當產蛋時可透過卵胞或輸卵管被帶入卵內。另一方面,從共泄腔上行性的病原也可到達輸卵管而污染生殖道也是介蛋的途徑之一。

(三)蛋表面的衛生

由於種蛋之產出是經由生殖道、共泄腔,其過程都不是在無菌的環境下,尤其共泄腔有很多的雜菌。當種蛋在產道之外,接觸空氣或外界地面、儲存場所,都已受到嚴重污染,因此種蛋入孵前的清潔與消毒是重要的工作。

(四)孵蛋機器的衛生

每一批孵蛋後難免有未完全被殺死或以後再污染的雜菌,累積一久不能忽視其對種蛋孵化的影響,據雞種蛋孵化的試驗數據顯示,檢查孵蛋器的絨毛,其細菌分離率顯然非常高,鴕鳥的數據如何,雖然尚未積極研究調查,但也不能忽視。

四、內寄生蟲
1、鴕鳥蛔蟲 Ascaridia struthionis
2、鴕鳥網蟲 Libyostrongylus douglassii
3、鴕鳥肺蟲 Paronchocerca struthionis
4、鴕鳥絛蟲 Houttuynia struthionis
5、鴕鳥眼吸蟲 Philophthalmus gralli

三、小鳥階段疾病防治

一、幼鳥疾病及病因一覽表

表7-3. 幼鳥疾病及病因

症 狀 可 能 病 因
胚胎異位 1. 孵化期間失重
2. 通風不良,孵出幼鳥虛弱
3. 人工太早幫忙出蛋殼
4. 種蛋斜放
卵黃殘留 1. 感染
2. 孵化期間失重
3. 通風不良,孵出幼鳥虛弱
4. 幼雛維生素給與過多
5. 孵蛋器內種蛋過擠
6. 保溫期間過擠
7. 整晚點燈
8. 育雛舍內通風不良
9. 保溫器過熱
10. 餵食過早,飼料能量過高
食滯 1. 感染氣囊炎、腸炎及肝炎的後遺症
2. 保溫期間過擠
3. 墊料的突然改變
4. 買進時移動
呼吸問題 1. 育雛舍內通風不良
2. 買進時移動,常發生運輸熱病
3. 沙床加上通風不良(黴菌性肺炎)
4. 腹水產生,因保溫不足及饑餓
下痢 1. 過熱的保溫加上感染大腸桿菌及梭狀桿菌
2. 飼料的突然改變
3. 感染病:沙門氏菌、冠狀病毒
4. 彎曲菌性肝炎

二、水腫病(Edematous chicks)
    即經過42天的孵化期仍然無法出蛋殼之胚胎,或出蛋殼2-3天之小鳥,全身皮下水腫液堆積,主要原因是孵化機器濕度過高(25%以上),正常的孵化溫度是97-98oF,濕度是20-25%。在蛋殼內死亡的小鳥除了肉眼上的水腫外觀之外,並無明顯病變。

三、鴕鳥衰弱感染綜合症
    Ostrich chick fading syndrome (OCFS)主要發生在孵化後至3週齡間的小鳥,臨床上小鳥顯示精神抑鬱、食慾低下、下痢,2-5天後迅即死亡,可達40-100%,可從臍帶、卵黃、肝臟和氣囊分離出E. coli, Klebsiella。

四、黴菌
    普遍存在大自然界,目前已知有超過捌萬種以上,包括蕈(Mushroom)、霉(Mold)以及酵母菌(Yeast),以對動物致病的病原而言,則只有霉與酵母菌二類。對鴕鳥的危害可分為直接感染所引起黴菌症與因食入受黴菌代謝產物污染之食物所引起的黴菌毒素病。

(一)黴菌性疾病
1、病因可分成兩類病原
(1)病原性黴菌
    病原性強,健康動物接觸就會引起疾病,如錢蘚(Ring worm)及組織胞漿菌(Histoplasma spp.)。

(2)伺機性感染黴菌
    自然界常在菌,病原性低,當鴕鳥因外界因子或個體因素引起健康狀況變差或免疫力降低時,才會引起疾病的產生,如麴黴菌(Aspergillus)、白黴菌(Mucor)、洒麴黴菌(Rhizopus)。

    黴菌性疾病的發生,一般而言,除皮黴菌症外,並不會爆發大流行的危害,因此不致於如細菌或病毒的傳染病發生,會造成群體的發病與死亡,引起經濟的損失。但是由於鴕鳥是高經濟價值動物,雖然只是散發的發生,也不容忽視其重要性。
    有些環境因素是引發黴菌感染的誘因,因此飼養者若在經營上須注意以下所列之誘因,可大幅降低此病之發生。

A、潮溼溫暖的環境
黴菌最易在此環境條件下增殖並產生大量孢子,此孢子就是感染源,尤其對年幼、體弱及年老的駝鳥威脅更大。如麴菌症(Aspergillosis)。

B、亂用抗生素
疾病發生時,應確診病因,細菌性疾病的病源,應評估藥物感受性試驗,選擇有效的抗菌劑,不依規定的亂投藥物,會殺死常在菌,或干擾常在菌之平衡,營造有利黴菌在鴕鳥體內生長條件,如念珠菌症(Candidiosis)。

C、免疫力之降低
少數病毒的感染或類固醇類藥物使用,會破壞或降低正常免疫系統的功能。使得伺機性黴菌感染的機會大增。

2、鴕鳥常見之黴菌病
(1)黴菌性皮膚炎
    是具傳染性之鴕鳥黴菌病,主要發生於鴕鳥之頭部與蹠部,頭部之感染尤其眼睛與喙周圍等處,感染部位形成結節,會脫屑、掉毛或呈滲出性皮膚炎等症狀,蹠部之感染則可見角質過度增生,有些誘因是黴菌感染皮膚的促成因子,如維他命B與鋅缺乏以及外傷。此病發生率高,不會造成鴕鳥死亡,感染的病原黴菌包括小芽胞菌屬的Microsporum gypseum、Microsporum gallinae、Microsporum simmi、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等。

(2)消化道黴菌感染
    念珠菌症(Candidiasis)又稱鵝口瘡(Thrush),發生於鴕鳥的口腔,咽部及上食道出現黃色偽膜覆蓋之潰瘍灶,常見有飼料附著於其上面。少數嚴重病例會出現壞死病灶延伸至喙部,造成喙部之變形病鳥出現生長遲緩、消瘦、歪脖子等臨床症狀,在嗉囊的病變主要造成黏膜潰瘍與壞死,類似巨形細菌性胃炎之症狀,嚴重者會造成鴕鳥的死亡。主要由白假絲酵母菌(Candida albican)引起,其他的黴菌如米根黴菌(Rhizopus oryzal)與毛黴菌(Mucor spp.),亦會引起鴕鳥的類似疾病。沙囊的黴菌感染,一般以繼發於其他原因的沙囊損傷,如毒物引起之潰瘍、異物或鼓脹等病,會因處理疾病時,長期使用抗生素或抗發炎藥,導致黴菌大量增殖而引起沙囊炎。

(3)呼吸道黴菌症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黴菌,主要以麴黴菌為主,其中以黃麴黴菌(Aspergillus flavus)與煙曲麴菌(Aspergillus fumigatus)為最重要,對年幼的雛鳥,尤其是身體衰弱,如營養不良等情形發生時,最易感染而發病至死。本省曾發現的病例,就是黃麴黴菌經由呼吸道感染小鴯鶓(Emu),再擴散至全身,由心、肝、肺、腎、脾等都可見到黃色結節狀之病灶。也曾發生過因異物引起鼻腔的損傷繼發麴菌感染的成鳥黴菌性鼻炎之偶發病例。對成鳥的感染有些會呈現是慢性病的過程。
    鴕鳥之黴菌性肺炎之年齡多為3週齡前後,病鳥臨床上可見呼吸困難、精神抑鬱、無食慾,病程延續7-10天,在肺和氣囊上可見黃色結解,PAS染色可幫助診斷,其培養以Sabouraud’s dextrose agar (BBL)來進行。
    飼養鳥舍之通風可預防本病的發生,因通風不好時,使得角膜水腫、氣囊及肺臟受侵害,容易感染病原。雛鳥舍溫度宜設定在21-27oC,室內最高溫度的點亦不可超過32-35 oC。
    而鴕鳥也常發生黴菌性鼻炎,異物插入鼻腔黏膜及同時感染黴菌所造成的致害。

3、黴菌性疾病之預防與治療
    黴菌病之處理首重預防,前述之因子最為重要,良好的飼養管理可大幅降低黴菌病發生之情形,治療常用的藥物分成幾類:

(1)多鏈類抗生素類(polyene antibiotics)
    包括Amphotericin B、Nystatin、Pimaricin(Natamycin),其作用的方式主要是與黴菌之細胞膜結構之固醇類(Sterol)結合,影響其通透性,達到殺黴效果,但是固醇類(sterol)亦存在於紅血球,故會造成溶血性貧血之副作用。其中Amphotericin B於全身性投藥時,對腎臟具腎毒性,使用時須特別小心。Nystatin則用於念珠菌症之局部或經口治療之投與,而Pimaricin則用於黴菌性角質炎之治療。

(2)Flucytosine
    主要作用於與黴菌核醣核酸結合,造成黴菌核醣核酸之錯誤,因此其毒性較低,常用於念珠菌症與隱球菌症之治療。

(3)Benzimidazole類之合成黴菌藥
    又稱Imidazole,包括了Ketaconazole、Micronazole、Clotrimazole、Econazole,此類藥物作用於黴菌之細胞壁與細胞膜進而干擾黴菌之營養之攝取,雖然其藥效較Amphotericin差,但其毒性較低,所以常為Amphotericin之代替用藥物。

(4) Griseofulvin抗生素
    此類黴菌藥特別作用於黴菌之幾丁質層,且分布在身體的角質層的濃度特別高,因此對皮黴菌症特別適用。

(二)黴菌毒素病
    黴菌毒素是次生性的真菌代謝物,至今仍是在全世界受到重大關注的一個領域。黴菌毒素如果有的話一般是以微量污染物的形式存在於農產品中,典型黴菌毒素中毒屬急性臨床症狀,並能造成經濟損失,但隱性中毒更是造成重大損失,較低劑量黴菌毒素可引起生産性能和免疫抑制,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全世界穀物供應的25%受黴菌毒素污染。
    真菌産生黴菌毒素的主要地方可以是田間(“田間毒素”,如鐮刀菌毒素),或來自倉庫(“倉儲毒素”,如黃麴黴毒素和赭毒素),或者在這兩個地方都可産生。在作物或飼料上是否有黴菌毒素取於諸多因素,例如作物類型、作物的易感性、所附真菌的類型、昆蟲或機械造成的傷害、收穫時是否進行處理、儲存條件以及隨後的任何處理Hesseltine(1986)按黴菌毒素(及它們的主要靶部位)在全世界的相當重要性排序如下:

1、黃麴黴毒素(肝毒素)
2、赭毒素(腎毒素)
3、毛菌素(皮膚毒素)
4、玉米赤黴烯酮(雌激素)
5、氧瓜萎鐮菌醇(皮膚毒素)

五、腳變形(leg deformity)
    在腳的Hock joint處以下的Tibiotarsal bone單側或雙側外轉,無法站立,常因以關節面著地而引起局部肌肉及肌腱的出血和變色,由細菌的分離結果常有Staphylococcus spp.的混合感染,好發年齡是4-6週齡,但6月齡以下仍有發生的報告。

六、腺胃食滯(Impaction of proventriculus)
    本病是本省近年來1-6個月(3-6個月最多)齡幼鳥發生最多的病例,其解剖所見只有在腺胃內可見被草料或其他食物、塑膠製品、木材、大量石頭、沙粒所塞滿,無法向下推進,常有復發的病例,死亡前已完全不吃,精神抑鬱,安靜的以坐姿獨立一旁,如果不即時做出診斷與治療則24內即死亡,治療方法是嚴重病例手術取出胃內容物,或輕度食滯時給予洩劑(如食油或液體蠟等比重大的油類)。

七、鴕鳥異物性意外事件之防止
    異物指的是除了食物外的任何東西,但是,特別的是鴕鳥會啄食地面上的石頭、砂礫等物體,來幫忙磨碎食物,這是鴕鳥的正常行為,因此鴕鳥偶然吞入不正常物體的機會不少,而這些物體對鴕鳥的傷害往往是偶發且是單一病例的,而其傷害的嚴重程度視異物種類和消化系統受傷程度而定。
    對鴕鳥具威脅性的異物可分為下列幾項:1.金屬物質:例如鐵釘、鐵絲、鐵線、鐵片、金屬拉環及瓶蓋等;2.玻璃碎片;3.塑膠袋或塑膠瓶;4.纖維過長過粗的牧草或是樹枝等等。
    當鴕鳥吞入的異物屬於第1類型時,鴕鳥受到的傷害普遍較嚴重,因為金屬屬性堅硬,且往往有尖銳突出的部分,很容易在消化道的輸送過程中傷害到消化道,例如消化道黏膜面的糜爛潰爛,甚至是異物穿刺出黏膜面,造成諸如穿刺性腹膜炎等無法挽救的局面。其他類型的異物也可能在任何突發狀況下對消化道造成傷害。
    當鴕鳥發生胃中異物時,鴕鳥看起來精神不佳、吃的少或不吃、不排便、嘔吐、活動力下降、衰弱及無法站立等;觸摸鴕鳥腹部,可摸到膨大的胃,並有砂礫感;以聽診器聽聽胃腸道的蠕動情形;而血清學檢查中鴕鳥的ALP值升高,血醣、蛋白質量以及白蛋白量下降;另外放射線學檢查以及金屬探測器也是診斷方法之一。
    對非醫療人員來說,上述方法的實用性小,所以為及早發現胃中異物,相關人員可為鴕鳥做定期的生理監控,如測量體重、觀察進食情形、排便狀況等,以期早日發現異狀。
    鴕鳥異物性意外事件的防止分為兩方面,第一是在鴕鳥沒有緊迫下,意外的吞入異物;第二則在鴕鳥處於緊迫因子下。前者的預防著重於鴕鳥畜舍的建築及管理,在畜舍建築時應避免潛在性的危險,如避免搭建圍籬的鐵釘露出來,或者搭建時使用的鐵釘、鐵線以及捆牧草的鐵絲等掉落到地上時應立即處理掉,以降低鴕鳥啄食的機會。後者的預防則在飼養管理的加強,減低鴕鳥發生緊迫的音子。當緊迫產生時,鴕鳥啄食行為會顯著增加,吞食異物的機會也跟著增加。鴕鳥受到緊迫的因子有很多,例如:運輸、天氣轉變、突然改變飼料配方、運動量不足、畜舍設計不良、飼養管理不當、飼養密度過高、求偶失敗等等,其中,運輸及飼料配方的改變是較常見到的情形。
    在某臨床病例中,一隻雌性藍頸種鴕鳥在出現精神不佳、不吃、不排便等症狀後,於第二天死亡,死亡後經由病理解剖診斷為鴕鳥肌胃穿刺性腹膜炎。解剖此鴕鳥時,發現肌胃接近腺胃處有一穿刺傷口,傷口上有一根長約15公分、直徑約3公分的鐵絲由肌胃內部穿刺出來,整個腹腔充滿大量的炎症反應物,腹腔臟器覆蓋著多量的纖維素。這隻鴕鳥因為嚴重的腹膜炎而死亡。

八、Borna病毒性腳麻痺(Borna disease paralysis syndrome)
    好發年齡是5-6月齡,死亡率10-20%,臨床上可見初期之站立困難,走路不穩,2-3天後隨即出現麻痺現象,病鳥以胸骨頂住地面坐下,由於長期採取坐姿而有褥蒼的的危險,病鳥此時完全沒有食慾,反應遲鈍,一旦出現腳麻痺,其恢復之可能性低於1%,病程常拖上數月之久,外觀上除了麻痺外,沒有其他任何解剖可辨別之病變,腦和脊髓的組織變化包括Neuron degeneration及周圍Glia cells的大量浸潤(Neuronophagia),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 BDV)分離可自腦和脊髓、脾臟,其方法是以C6 cells (Rat glioma cell line)來進行初代分離,因無CPE之出現,可用間接螢光反應法鑑定病毒。
    人工感染以肌肉注射較易重現症狀,3週內有80%的鳥出現麻痺,經口感染需經38天,發病率低,可能恢復。
    在牧場管理上軌道時,其發病率低而且本病有區域性的趨勢,本病之傳播方式雖尚未完全瞭解,但本病之耐過血清治療可降低發病。


「台灣區人工飼養鴕鳥協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促進會員友誼與技術交流,提昇飼養管理及疾病防治技術,辦理鴕鳥種鳥系譜建立與鑑定工作,調節產銷秩序及舉辦有關人工飼養鴕鳥福利事業為宗旨。

關於鴕鳥協會